根據微軟(Microsoft)的資料顯示,至2014年,手機上網將首度超過個人電腦,且無線聯網的數據流量也會首度超越有線網路。Facebook、Twitter等熱門社交網站的使用正是行動上網數據攀升的最大推手,而長程演進計畫(LTE)的發展進程也因而受惠,電信營運商普遍加快腳步布建LTE。
資策會網路多媒體研究所主任羅耿介表示,至2020年,每個消費者1天消費的無線數據流量將是今年1個月的消費量,顯示無線上網的爆炸性成長。 |
資策會網路多媒體研究所主任羅耿介表示,社交網站的普及,直接帶動LTE通訊技術的發展。不過,即使資料傳輸量不斷增加,但電信業者卻無法大幅提升營收,因此加快電信業者尋求新一代行動寬頻技術。其中,LTE可降低每一個位元資料傳輸的成本,再加上可採用多重輸入多重輸出(MIMO)天線技術,增加資料傳輸品質,使該技術成為電信業者解決上述困境的選擇。
社交網站已成無線網路流量成長的引爆點,並且加速了4G平台部署的時程,UMTS預測,2012年西歐無線網路每日流量將達250TB,而至2020年,更將暴增二十三倍至5750TB。目前的3G架構難以負擔,唯有4G網路方能承擔這樣的流量成長,其也促使營運商加快建置腳步,預估在2020年4G將超越3G網路,成為市場主流。
羅耿介指出,智慧型手機成長的力道驚人,已占四分之一的市場占有率,其簡易、隨身的聯網方式,也使無線聯網的流量大幅增加,漸成主流,預期未來勢態將成無線連網帶動有線上網。其中,社交網站扮演了關鍵角色,根據Facebook、Twitter及SMS等社群網站的統計,使用者手機上網的數據流量中,有91%的比例是用來參與社群網站。相較於個人電腦,僅有71%。
微軟的統計數據顯示,目前平均美國人每天在社交網站所花的時間為2.7小時,已經占了睡眠時間的三分之一,更超越了用餐時間,成為每日不可或缺的行為。在超過六億的Facebook用戶中,有三分之一是使用行動上網裝置來進行連結。而第一大影像網站YouTube的流量中,也有兩億的使用者來自行動裝置。在使用族群上,年齡35~54歲的女性是最忠實的社交網站用戶,此為過去較少使用個人電腦的族群,其也顯示透過簡易的無線聯網裝置,社群網站的魅力已將過去較少參與的族群囊括其中。